2009年4月11日 星期六

張大春的《認得幾個字》裡邊有些字很有意思,多數的字不像表面那麼單純,中國字的文化藝術豐富, 像張大春所說:每個字都有 重於泰山,輕於鴻毛的時刻。
關鍵時刻用對字的影響力,恐怕早就超出我們有限的想像之外,該重新認得的字,還很多。
認識字,暸解字,用對字,是乖還是不乖 ?


《認得幾個字》 ~張大春
我手邊還留著些中學時代的課本,有時翻看幾眼,會重新回到三十多年前的課堂上--- 而我經常回去訪造的,是高二時魏開瑜先生的國文課。除了教國文,魏先生好像還是位開業的中醫師。這溫柔敦厚的謙謙君子,偶爾上課的時候會說兩句笑話,乍聽誰都笑不出來,因為沒人相信他居然會說笑話。

有回說到「乖」這個字。他說:「這是個很不乖的字。」
最早在《易經》裡,有「家道窮,必乖。」的說法,從這兒開出來的解釋,「乖」字都有「悖離」、「違背」、「差異」、「反常」、「不順利」、「不如意」的意思。

魏先生在堂上說到此處,大約是想起要引用甚麼有韻味的文字,便開始搖頭晃腦的醞釀起情緒來,過了片刻,吟唸了一段話:「故水至清則無魚,政至察則眾乖,此自然之勢也。」吟罷之後,又用他那濃重的福州腔國語說了一大套,大意是說:這一段話原本是從《禮記》裡變化出來的,可是《禮記》的原文是「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。」前一句完全一樣,後一句怎麼差這麼多?

「『人至察則無徒』跟『政至察則眾乖』是一樣的嗎?」魏先生從老花眼鏡上方瞪圓了眼睛問:「你考察女朋友考察的很精細,是會讓她跑掉呢?還是會讓她會乖呢?」

我記得全班安靜了好半晌,才猛可爆起一震驚雷也似的呼聲:「變 -----乖!」
「那麼你女朋友考察你考察的很精細,是會讓你跑掉呢?還是會讓你變乖呢?」
我們毫不遲疑地吼了第二聲:「跑-----掉!」

「你們太不瞭解這個『乖』字啦!」魏先生笑了起來。接著才告訴我們:主導政治的人查察人民太苛細,是會讓人民流離出奔的;「乖」也就是「背棄而遠離」之意;「無徒」是人民背棄遠離,「眾乖」也一樣。
至於男女朋友之間,不管誰查察誰,恐怕都會招致同樣的結果。
在我的國文課本的空白處於是留下了這樣一句怪話:「誰查你你就乖」。

有人解釋唐代李廓的〈上令狐舍人〉詩:「宿客嫌吟苦,乖童恨睡遲。」說「乖」字是聰明機靈甚至馴服的意思,我不認為乖字有這麼早就變乖。就各種文獻資料比對,起碼到了王實甫的《西廂記》裡,「乖性兒」指的還是壞脾氣呢。此外,在元人的戲曲之中,表示機靈的「乖覺」這樣的字眼才剛剛誕生。馮夢龍形容愛人為「乖親」,也是明朝的事了。

這個字之所以到了近代會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,我認為是從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對孩子的「悖離」、「違背」之無奈嘆息而來。當父母抱著好容易鬧睡的孩子說:「真是乖〈壞的意思〉啊!」的時候,其實是充滿了疲累、怨懟、和無奈的。然而,孩子畢竟還是睡著了。不是嗎?抱怨的意義也就變的令人迷惑了。

張容(張大春的兒子)對他媽媽最新的承諾是這樣的:「到母親節那一天,我會表現的乖一點。」他妹妹及時察覺這話很不平常、且牽涉到她的權益,馬上嚴肅地問她哥:「我也需要這樣嗎?」

沒有留言: